排名
1
德国
2
奥地利
3
奥地利
4
拉脱维亚
5
意大利
6
拉脱维亚
7
德国
8
德国
9
俄罗斯奥委会
10
美国
11
意大利
12
拉脱维亚
13
俄罗斯奥委会
14
俄罗斯奥委会
15
加拿大
16
澳大利亚
17
乌克兰
18
瑞典
19
乌克兰
20
美国
21
美国
22
英国
23
斯洛伐克
24
波兰
25
中国
26
奥地利
27
斯洛伐克
28
韩国
29
保加利亚
30
日本
31
格鲁吉亚
32
捷克
33
波黑
34
罗马尼亚
运动员
约翰内斯·路德维希
沃尔夫冈·金德尔
尼科·格莱尔舍尔
克里斯特斯·阿帕约兹
多米尼克·菲施纳勒
金茨·贝尔津什
费利克斯·洛赫
马克斯·朗根汉
罗曼·雷皮洛夫
克里斯·马兹德泽
莱昂·费尔德雷
阿图尔斯·达尔兹涅克斯
谢苗·帕夫利琴科
亚历山大·戈巴茨维奇
里德·沃茨
亚历克斯·费拉佐
安德里·曼济
斯万特·科哈拉
安东·杜卡奇
乔纳森·古斯塔夫森
塔克·韦斯特
鲁珀特·斯托丁格
约瑟夫·尼尼斯
马特乌什·索霍维奇
范铎耀
达维德·格莱尔舍尔
马里安·斯库佩克
林南奎
帕维尔·安格洛夫
小林诚也
萨巴·库马里塔什维利
米海尔·莱塞克
米尔扎·尼古拉耶夫
瓦伦丁·克雷楚
完成成绩
57.043
57.117
57.370
57.399
57.461
57.480
57.510
57.521
57.714
57.779
57.855
57.932
57.955
58.080
58.108
58.122
58.346
58.368
58.408
58.496
58.534
58.622
58.856
58.867
58.895
58.908
59.051
59.538
59.545
59.859
1:00.036
1:00.080
1:01.175
1:02.223
比赛规则
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3个项目使用同样的比赛场地,但出发的位置不同。赛道形似希腊字母Ω,赛道宽度为1.3~15米,男子赛道长为1000~1350米,女子为800~1200米,全程共计11~18个弯道,赛道坡度需要专门设计,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为100~150米,滑道两侧须有护墙。
参赛者需仰面背躺,通过调整体位和姿势控制雪橇的滑向和滑速。
单人项目参赛者需要在2天内滑行4次,首次滑行出场顺序以抽签决定,其后依据比赛成绩决定出场顺序。滑行总耗时最少者获胜,若存在总耗时相同的情况,则取参赛者4次成绩中用时最短的成绩作比较,用时较少的获胜。
混合团体接力由1名男子单人选手、1名女子单人选手以及1对双人选手组成。双人选手可选择男女混合参赛,但多为2名男选手合作进行比赛。参赛者需1天内角逐2次,出场及获胜规则与单人项目类似。赛事为期1天,比赛以团体接力赛形式呈现,首次出发顺序以抽签决定,剩余团队参赛人员接力而出,团体耗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如成绩相同,则比较参赛团队中任一选手的最短用时。